非遗实践 | 葛建纲:丝绸博物馆见习

2025-05-20


2025年5月19日下午,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第十二期)”学员在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馆长葛建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丝绸博物馆。



葛建纲馆长亲自陪同并引导学员们参观了博物馆内的各个展区,包括序厅、近代厅、现代厅以及尾声部分。他细致入微地讲解了每个展区的主题背景与陈列展品,并结合自身的专业视角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丝绸技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从古代桑蚕养殖、手工织造到近现代的机械化生产,再到当代科技赋能的新材料研发,葛建纲馆长以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资料,为学员们勾勒出一幅中国丝绸文化发展的全景图。






在参观过程中,学员们有机会近距离观赏许多珍贵的丝绸实物。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现代丝绸产业在材料创新与设计应用上的突破。通过与展品的“对话”,学员们加深了对传统织锦技艺的理解,也对中国丝绸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此次见习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为他们今后在非遗传承与创意设计中的实践注入了新的思考与动力。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位于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国际会展中心,总设计面积近3000平方米。展馆围绕着中国5000年丝绸历史文化展陈,现有珍贵藏品3000余件(组)。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是中国高校目前唯一的丝绸博物馆。馆展体现三大特色:浙江“丝绸之府”、丝绸教育、丝绸科技。丝绸博物馆通过融合学校校史和丝绸文化、丝绸科技,致力于向公众展示中国丝绸文化的丰富历史,并促进丝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按五大维度陈展:(1)中国五千年丝绸文脉;(2)浙江丝绸之府;(3)丝绸教育丝绸科技;(4)现代丝绸工艺;(5)“一带一路”倡议。将丝绸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进行了详尽丰富的展示。


阅读4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