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超:石头的两次生命 ——专访安徽省第五代石弓石雕非遗传承人

2024-10-23


宁可细刀琢米粒不要快锤敲珠玉

图片1.png

   石头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属于大自然本身;第二次便是匠人们的加工。石头,是有血有肉的灵魂。

门里出身,自会三分

1973年,王志超出生于安徽省涡阳县石弓镇的一个石雕世家。清末民初他的高祖父石弓石雕创始人王大锤(艺名)就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石雕王”。皖北地区、甚至苏鲁豫等地的一些大型牌坊、桥梁许多都出自王大锤和他的团队之手。第二代传承人王在云(王志超曾祖父),第三代传承人王新贤(王志超祖父)都是石雕行业的领军人,对石弓石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大贡献。

解放后,第四代传承人王民顺(王志超父亲)继承父辈手艺继续开展石器制作和石雕作品雕刻。当年百姓刚刚翻身,经济上并不富裕,大型石雕几乎没有市场,仅仅制作一些农业生产生活用具,经营至上世纪 50 年代末难以维系,断断续续做一些小石件;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石弓一带的村庄以家庭为单位的石雕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第五代传承人王志超自小受家庭环境熏陶,对石雕技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79 年,王民顺组织起家庭石雕作坊,进行石雕工作的小型加工。

据王志超回忆:小时候,父亲便带着他上山,学习开山、凿石、开料、雕刻等技艺,因此,王志超十几岁就能单独制作一些传统石雕制品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民顺一家的加工产品从单一的农器具扩展到了祭祀石器、镇宅石器和一些大型的建筑构件,1990 年后,王民顺把技艺和产业交给儿子王志超经营至今。凭着多年的学习和石雕技艺积累,王志超着手把石弓石雕从实用石器和建筑石器向艺术石雕作品转变,雕出的作品保留了石弓石雕粗犷、敦厚的传统风格,新的作品讲究造型,增加了细腻的刀法,赋予了石雕作品不俗的气韵。

图片2.png


捏镂剔雕,缺一不可   

   石弓石雕是一项源于农耕文化,以道教文化为主,儒教佛教为辅的技艺。石弓石雕在传统中创新,采用象征、含蓄、寓意深刻的笔触雕刻作品。它古朴粗犷,既具有本土的风格,又具有世界的,民族的风格,是真正的寓意传统纯正的民族特色。传统的石雕工艺(俗称“打巧”),包括四道工序:捏、镂、剔、雕。捏,即先在石头上画出线条,进行初步雕凿。也可以先捏个泥像或石膏像,进行大体的塑形,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镂,即把内部无用的石料挖掉。剔,即把外部多余的石料剔除。雕,就是雕琢加工使雕件定形。最后进行修细,抛光上蜡。

当时父亲还教诲王志超:石雕有它独特的二碰三勤。一碰,二不碰,这是透雕的核心。三勤,即心勤,眼勤,手勤。无论是内心还是当下,都要以勤劳为第一要务,勤劳是学好一门手艺的基础。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先天的自然优势,为石弓石雕造就了丰富的山石资源和人才资源。“石弓石雕是石弓人民的艺术”,是石弓人民情感世界的一种宣泄,它代表着无数的石弓人民:淳朴,直率,顽强拼搏。彰显出石弓人民不屈不挠,奋勇直前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

图片3.png

2021年5月,王志超注册了涡阳县志超石雕艺术有限公司。10月份,申报了安徽老字号。从家庭作坊到民间石雕艺术厂,再到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已是志超石雕集团公司,石雕发展蒸蒸日上。志超石雕始终秉承祖上“宁可细刀琢米粒,不要快锤敲珠玉”的祖训,教育后世子孙,切不可为了眼前珠玉之利,忽略石雕艺术本真,要坚守石雕匠人的工匠精神,视匠人声誉为生命,刻好作品上的每一刀,凿好作品上每一凿。志超石雕始终秉承“仁义为本,平和经商”的家风,坚持“富了不忘乡邻,有了不忘家国”的理念。多年来,王志超热心公益,公司用工优先招录贫困户,扶持贫困学生、九八水灾、汶川地震、新冠疫情、郑州暴雨等灾害都纷纷慷慨捐资,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与此同时,王志超也不忘为石弓山的治理出份力。多年的人为恶意开采破坏使得石弓山不复往日的辉煌,“作为知名的企业,我要带头做好环保工作,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截至目前,王志超已经先后投入几十万元购置环保设施,进行防尘、湿水作业,减少污染。在石弓人民的努力下,石弓山正焕发着往日的蓬勃生机。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近年来,“志超石雕”先后被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命名为“首批亳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王志超本人被亳州市委组织部授予“亳州市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被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认定为“首批亳州市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被亳州总工会评为“亳州工匠”,2012年王志超作品《麒麟送子》荣获“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展三等奖”。2015年王志超被评为安徽省高级技工,2017年“石弓石雕”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10月被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专题报道王志超的石雕技艺。2022年王志超被选为亳州市人大代表。2022年2月被安徽省商务厅认定为“安徽老字号”称号……

图片4.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志超认为,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重大问题: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困境;传承人老龄化、数量分布不均。为此,王志超利用闲暇时间,去县内学校进行石弓石雕非遗文化的宣讲,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了解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如何让非遗变得有活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传承人的王志超,始终坚持对祖传石雕工艺的传承,接收徒弟,培训学生。他已向有关部门申请开办“石雕工艺学校”,期待能系统的传授“石弓石雕”的传统手工技艺。他还多次参加省工艺美术博览会并获奖。作为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他的加工基地多次对外开放,展示非遗作品和石雕产品;为了创新发展,博采众长,他经常远抵河北曲阳、福建惠州等地进行石雕手工艺交流。此外,王志超告诉采访者,他正在筹备建立一个石弓石雕博物馆,预计近两年完工。届时,这个博物馆将作为非遗文化宣传的媒介,不仅要让安徽人看见,还要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看见,知道并了解到石弓石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欣慰的是,王志超的儿子王佳乐大学毕业后,也投入了石弓石雕非遗传承的行列之中,成为了一名涡阳工匠。而王佳乐的爱人袁尚萍,同样也是涡阳工匠。两人都对石弓石雕非常热爱。今年,王志超也荣幸地被评为安徽省省级工匠,这对石弓石雕的传承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未来,我们期待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行列之中,让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山乡巨变,犹可期

关于迷茫的青年人,他这样说:我自己这边也有年轻的石雕团队,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一部分石雕骨干到外地的石雕之乡去学习,去交流,再结合涡阳县这边石雕的现状,取长补短,取得更大的进步。对想要学习石雕的年轻人,我们愿意免费辅导,并且我们成立了石弓石雕工会,我自己担任的是工会主席,会免费给同行指导石雕工作。石雕工作会不会太耗费心力?他回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来说,石雕无疑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因此,很多人迫于时间,金钱等因素,不能坚持下去,这也是无奈之举。对于自己的家庭来说,他很庆幸自己的儿子和儿媳是深爱着这个石雕行业的,有一颗传承石弓石雕非遗手艺的赤诚之心。采访路途中,我们也看到整个石弓镇洋溢着现代的气息,铺上了沥青路,开上了小汽车...在现代气息的熏陶下,整个镇,甚至整个县城焕然一新。

王志超还告诉采访者们:由于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石弓石雕也有了新的发展活力。石雕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生活工具,乃至殡葬。三年疫情对石雕行业的影响是必不可免的,但坚持,方是成功之路。

小趣事(关于接受央视采访时戴帽子的奥秘):那天是元月一日,我正要出门恭祝村中结婚的一对新人,刚走到屋子后面,忘记路中有两块待处理的大型石头,我抬头时候就一不小心,哎!额头正中石头。我想了想,人家都说:鸿运当头嘛!事后,王志超的额头缝了好几针。结果,没过两天,央视的采访团队便因非遗采访,抵达了王志超家中。“我担心我的头碰烂了,会影响采访。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自己头上戴了顶帽子遮掩,这样,不就好看多了!”

作者简介

图片5.png

叶倩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2023级传播学专业本科生

指导老师

刘福州

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阅读1
分享
写评论...